1535788 磷脂酰肌醇(大豆)钠(20 毫克)(1,2-二酰基-sn-甘油-3-磷酸-D-肌醇钠)
CAS:383907-36-6
材质:是吸湿性的,在干燥的地方处理。在打开前,允许小瓶和内装物在室温下平衡。在定量的应用中,使用相当于每毫克材料0.99毫克的磷脂酰肌醇(大豆)游离酸的雪崩。保持容器紧闭,存放在冰箱里。
生理作用:DG通过两种途径终止其信使作用:
一、是被DG-激酶磷酸化成为磷脂酸,进入磷脂酰肌醇循环;
二、是被DG酯酶水解成单酯酰甘油。由于DG代谢周期很短,不可能长期维持PKC活性,而细胞增殖或分化行为的变化又要求PKC长期活性所产生的效应。现发现另一种DG生成途径,即由磷脂酶催化质膜上的磷脂酰胆碱断裂产生的DG,用来维持PKC的长期效应。
首先由激活的SrcPrK和ZAP-70通过LAT使膜结合的磷脂酶C(PLC)分子丁链上的酪氨酸残基发生磷酸化。磷酸化的PLC一y发挥酶活性,使底物二磷酸磷脂酰肌醇(PIP2)水解成两个成分:三磷酸肌醇(IP3)和二酰甘油(DAG)。IP3可迅速地从膜内侧向胞质溶胶中扩散,一方面打开细胞膜上的钙通道使Ca2+进入细胞内,同时开启细胞内钙池(内质网)增加Ca2t一的释放,协同提高胞内游离钙的浓度,胞质Ca2+含量的上升,激活一种称为钙调蛋白(camodulin)的Ca2+结合蛋白,后者可调节其他酶类的活性,并最终导致钙调磷酸酶的激活。
我司优势代理美国USP药典标准物质,原厂订货,质量保证,证书齐全,到货时间短,欢迎询价订购!
地址:东莞市万江区大塘电商中心B区448 传真: 技术支持:化工仪器网 管理登陆 备案号:粤ICP备18148388号 GoogleSitemap
AG真人游戏平台代理 版权所有 © 2018.